草書形成于中國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由隸書快寫演變而來,在魏晉時期(220年-420年)發展成熟,成為書法藝術中最具表現力的書體之一。
草書是哪個朝代的:
中國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詳細解答:
漢代起源:西漢時期的"章草"保留隸書波磔筆法,字字獨立,代表作《急就章》是官員處理文書時的速記字體。
魏晉變革:東晉王羲之創"今草",突破單字結構,出現字組連帶,《十七帖》中筆勢如"驚蛇入草",書寫速度比隸書快3倍。
唐代狂草:張旭、懷素發展出"狂草",代表作《自敘帖》單字最大達20厘米,墨色枯潤相間,開創抒情寫意的書法先河。
實用與藝術:宋代以前草書多用于奏章急件,明代徐渭等將草書純藝術化,清代王鐸創"漲墨法"強化視覺沖擊。
現代傳承:于右任1932年編《標準草書》規范符號體系,當代草書創作仍強調"五勢八法"的古典筆法規則。
以上就是關于這篇文章的全部內容,更多攻略請持續關注玩一玩游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