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炸彈少女》中你成為炸彈的教育者,負責教育她。你必須讓她在定期進行的考試中合格,否則她將立刻被投放。上課、改造、考試、換裝……將她造就成優秀的兵器,還是為她培育一顆溫柔的心,或是與她孕育超越師生的關系……結局全部由你掌握。你成為炸彈的教育者,為什么會如此接近人類?“你”又為何會被賦予“炸彈教育者”這樣摸不著頭腦的工作?僅僅99堂課之中,你能夠教會她什么?
《小小炸彈少女》中玩家的角色是老師,學生只有一個,就是炸彈少女,教授課程的目的是讓女孩進化,提高破壞力,最終消滅敵人。教學的玩法挺真實的,課程主要是講人的,比如教少女什么是人,炸彈基礎知識之類的問題,會在教學過程中和少女對話,內容有點理論化。玩家在游戲里和少女說話的時候,總覺得他很痛苦,好像是被迫進行一場戰爭實驗,尤其是在少女發射之后,角色的情緒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以感覺游戲也可以從側面刻畫教授的角色,講述背景故事。玩家不同的回答會導致不同的結局,目前游戲的結局數量應該是七個,每次發射都會導致結局,至于能不能觸發不同的結局就不好說了,所以玩家要好好給少女上課,爭取盡快解鎖所有的結局。
雖然教學很現實,但《小小炸彈少女》的可玩性一般,課程總是重復對話,然后以顯示數值提高了多少結束。獎勵是金幣,金幣的使用方式是升級少女,比如解鎖新CPU,核心等工具,每次解鎖大概會消耗兩三百金幣,看起來很多,其實多上幾節課就賺回來了。教學方法可以多樣化,不要局限于對話,可以融入一些小游戲來突出少女的萌感。游戲也有個性化的功能,比如涂鴉,但是少女模型的比例太小,看不出有什么大的變化,風格上有變化,會大一些。感覺個性化沒什么用,在推動少女人格化的過程中也幫不上什么忙,不如把這個功能換成一些新的方式來促進炸彈少女的成長。
與游戲中的NPC有著師生關系,還是挺微妙的,少女是學生,也會和我們一樣面臨考試,每次考試的內容都是評價少女的威力值,達到規定的分數,考試不難,只要在選答案的時候不選太絕對的答案,讓少女變得開心就可以。少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定時炸彈,只是時間取決于玩家,一開始就知道那個女孩的結局會是死亡,但還是很好奇會怎么表達,真沒想到決定權會交給玩家。隨著和少女的對話變多,感覺她好像不是炸彈就是活人,她的語言不斷豐富,表情也會變得非常豐富,偶爾會和玩家開玩笑,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玩家的回答不是特別符合女生胃口的時候。
《小小炸彈少女》的鐵皮下有足夠的彈藥消滅敵人,這兩者看似沒有聯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孩子在世界上就是無辜的,沒被玷污的人嗎?而彈藥,則充滿了鮮血和戰爭,制作方用一種非常矛盾的方式把它們聯系起來,很明顯有非常好的化學反應。回歸游戲本身的質量,畫面感欠缺,只用顏色的變化來表達情緒是單調的,風格的變化只是改變了少女整體的基調。同時游戲的可玩性不高,作者想要的是用對話來推動玩家和女孩之間的故事線,文字內容可能要更有趣一些,游戲也讓人產生了這樣的期待:希望世界永遠和平。
教育機器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或者現在已經發生了,總的來說,《小小炸彈少女》的主題挺新穎的,但是游戲的表現并不好。建議可以設計更多的場景,避免畫面上的疲勞感,增加課程內容的表現力,而不是僅僅依靠一塊電子黑板來授課,這樣只會加速無聊感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