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煉獄輕機槍通過烈焰彈充能過后的數據來看,除頭部外,上半身均20→45單顆傷害過渡,下半身均17→42單顆傷害過渡,值得注意的是,這還僅僅只是在極大概率下的單顆傷害,也就是說,如果是在概率極大的情況下,不論是下半身還是上半身,都能使在正常血量的敵人三槍內倒下,這個傷害輸出的結果是極度恐怖的,有時就連狙擊槍的普遍傷害都需要兩槍,更何況還是一把輕機槍;
但如果排除概率居中的情況下,極為可能出現單顆灼燒傷害+單顆基礎傷害,而在這種情況下,原先基礎傷害需要10槍左右才能倒的情況下,有了保底的灼燒傷害,那么便能折合成5槍秒倒!
傷害輸出對比(輸出―B,速度―A)
而我們再來看看烈焰彈單獨進行灼燒的傷害輸出數據,這里由于烈焰彈整體灼燒范圍較廣,灼燒部位不等,灼燒效果隨機的因素影響,因此采用計時擊敗敵人的形式來判定烈焰彈和烈焰充能后的煉獄輕機槍哪種傷害輸出更強大。
(烈焰彈擊敗敵人時間記錄,圖片選自游戲)
原本打算做成視頻進行展示對比的,但最后實際考察后發現兩者的擊敗時間時長連視頻的最低5秒種都達不到,故而這里選用GIF動圖形式來進行直觀對比。
(煉獄烈焰充能擊敗敵人時間記錄,圖片選自游戲)
從以上兩個動圖的對比參照來看
A:烈焰彈單獨擊敗敵人時長為:5秒
B:煉獄烈焰充能擊敗敵人時長為:3秒
雖說拿輕機槍的射速和烈焰彈的燃燒速度來作對比參照不太現實,但如果真正聯系到實踐對局的話,各位就有必要在重型子彈和烈焰彈充足的情況下選擇A,但如果在重型子彈不豐裕且急需投擲物的情況下且需要擇優選擇B,不如說兩者的傷害輸出各有利弊,從傷害輸出上來評價,煉獄輕機槍基于雙重傷害的加持下的確更勝一籌。
(槍械烈焰充能速度時間記錄,圖片選自游戲)
而如果拋開直觀的傷害輸出不提,我們從前提條件來看待兩者在輸出前提上的速度都話便可以明顯發現煉獄輕機槍的烈焰彈是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充能才能完全與煉獄輕機槍的基礎傷害相結合的,那如果從這個基礎前提上來講,煉獄輕機槍輸出傷害的速度則需要再疊加上開鏡延遲+充能緩沖兩個等待沖程的結果=傷害輸出的最終速度。
考慮到煉獄輕機槍是作為重型機槍的存在,故而將開鏡延遲設定為1秒,而根據充能圖示,充能緩沖設定為2.4秒―1+2.4=3.4(秒)
則B:煉獄烈焰充能傷害輸出的前提時間:3.4秒
ps:上示橙色條狀圖為“充能能量條”
(烈焰彈投擲時間記錄,圖片選自游戲)
但如果將烈焰彈投擲輸出的時間來評頭論足的話,以中近距離為范疇,如上圖所示,烈焰彈的投擲過程從投出---落地少需0.1-0.5秒,多需0.5--1.0秒,由于投擲速度是較為可觀且準確的,故而這里不贅述過多去講解闡明!
則A:烈焰彈投擲時間:1.0秒
B:煉獄烈焰充能傷害輸出的前提時間:3.4秒
如果追求傷害輸出的速度,那么B的確當仁不讓,但如果是在僵局僵化到白熱段期間,一旦當自身的局勢非常被動時,便有必要著重利用A烈焰彈的投擲時間快的特點幫助自身快速脫身,縱使它的輸出速度不比煉獄,但起碼它持續時間較長,能夠做到持續輸出不斷續,從決定的速度先提條件來講,B的確會比A略遜一籌。
ps:煉獄輕機槍通過烈焰彈充能過后持續時間如下:
充能持續時間記錄
視頻中的充能持續進程可憑借能量條進行估計,隨著充能灼燒效果的輸出,能量條也會隨之減少下降,一旦當能量條出現“能量低”的字樣時,雖不會直接影響傷害輸出,但一旦打空且在沒有立馬續上烈焰彈的情況下,灼燒傷害便將不復存在,而對于敵人的輸出效果也會在霎時間大打折扣!
上示視頻總時長為22秒,期間因子彈不夠換彈3回,一回換彈時間約算為3秒,3×3=9(秒),22-9=13(秒),充能能量在正常情況(無視換彈時間)下可持續輸出13秒,但需注意的是,能量條在充能過后只要不消耗殆盡,哪怕自身長時間不射擊也不會縮水下降,也就是13秒的時長中可以任意支配射擊頻率。
射擊幅度對比
可能每位煉獄重度愛好者對于煉獄最初的基礎形態的壓槍幅度很是滿意,在舍棄一部分射速的同時又兼具了必要的精準度和控制力度,但大多數玩家都猜測煉獄經過烈焰彈的充能過后改變了傷害屬性,加強了傷害輸出,又是否會影響煉獄輕機槍的射擊幅度呢?以上就是我根據充能過后的煉獄輕機槍所做出的射擊幅度對比圖。
從中不難發現煉獄哪怕是在不開鏡壓槍的情況下依舊能做到子彈散布范圍最小化且整體的命中率達9成以上,這一點也和煉獄的基礎形態極為相似,基本不會脫離彈道中心發生亂飆的狀況;
而在開鏡壓槍過后,煉獄整體的射擊幅度就更加不明顯了,不如說只要對準一個重心,那么子彈基本只會圍繞著這個重心射擊,散布范圍再一次被大大縮小,在完全保證中心集中狀況下還能兼具高傷害的輸出,起碼中近距離煉獄充能過后相比于基礎形態將是更為恐怖的存在!
但開鏡不壓槍較為不同的點便在于不再像基礎形態一般呈“|”型,在“|”的基礎上多了點波動幅度,但好在整體偏差上不會太大,如果以大局為重的,這種小枝小節其實大可忽略不計的。
(ps:上圖為充能過后,下圖為未充能的基礎形態)
而再度觀察兩者之間的區別,其實較為明顯的地方便在于波動幅度上有增有縮,就好比如一個不開鏡壓槍,充能明顯會比不充能的散布范圍更小,這是增益;而開鏡不壓槍,不充能明顯會比充能更穩,這是減益,但上述我也說過了,倘若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評述的話,這是增益減益的效果差別其實大差不差,其中還必然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影響因此而有所略微偏差,故而也可以得到一個直觀的結論,那就是:
結論―
★通過烈焰彈充能過后的煉獄輕機槍與未充能的煉獄輕機槍的射擊幅度一致并未改變!
因此諸位其實大可不必過分擔心充能過后的副作用太大,或者說,充能唯一不好的地方只是在輸出時間和輸出速度上有所偏差而已,除此之外都是內外一體,基本都是增益效果!
匯表總結
上示圖片總結的煉獄輕機槍的基礎形態以及煉獄輕機槍的充能形態對身體各部分的傷害,其中“→”為傷害過渡符號,最終傷害以最后結果為主;
煉獄的基礎形態和充能形態是所有輕機槍里面傷害輸出差別最為明顯的一把,因此在不能完全把握好充能形態的前提下,建議優先適應基礎形態所擁有的基礎優勢再來循序漸進地適應充能形態,一旦充能狀態在不可控范圍內,傷害短時間的斷崖式下降只會使得佩戴者極為不適。
除此之外,后面黃色部分的補充內容是身體各部分傷害輸出之間的差異化,上述內容有提及到頭部單槍不完全觸發灼燒傷害的要點,查詳可瀏覽上級部分!
ps:如若需要詳細的板塊測評和結論,可跳轉至上面詳解。